第113章(2 / 6)

听到了炸堤的时间 , 并于前一晚拖家带口等在怡河边 , 等着见证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。

还有一些则提前守在山上 , 想要眺望整条怡河 。

然而就算是他们 , 也会将望远镜放在手中 , 随时举起仔细观察河道两边的景象 。

北地的战火已被扑灭 。

但火药仍像一颗种子长在了他们的心上 。

火器为何有如此的大威力 ?

手中的玻璃镜为何能够看到远处 ?

黄龙奔涌的场景印在了无数人的心中 , 让原本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百姓生出了对未知的向往 。

甚至在俯身观看炸堤的同时 , 拿起望远镜仰望苦穹 。

冬季怡河水量不大 , 哪怕全线贯通冬季都有一段时间难以满足航运条件 。

部分吃水量较深的货船都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通过河道 。

但是炸堤结束之后 , 原本只能灌溉的怡河上还是在一 . 夜之间多了许多小舟 。

怡河上游 , 家阳渡 。

晨雾还没有散尽 , 便有一腿小舟自此而下 。

顺着水流慢慢向朝都的方向而去 。

今日天气不错 , 阳光自天边恭意江落 。

顷刻间便驱走了身上的寒意 , 令人如猫般眯起眼睛 。

江玉珀缓步走出船舱 , 并伸了个懒腰 :“ 照这个速度 , 不知何时才能到达昭都 。“

昭都平原上最后一段引河贯通后 , 江玉珀和应长川也借此机会来到怡河上游 , 与身为 「 总工程师 “ 的尹松泉一起巡查了河道 。

巡查结束时时间已经不早 , 两人便暂住在了上游的仙游宫中 。

早晨见怡河上满是小舟 , 天子忽然提议乘船回昭都 。

同样想感受一下恰河小舟的江玉珥瞧间与应长川达成了共识 。

应长川随江玉珀一道走出船舱 , 并将一件狐裘轻轻披在了他的身上 :“ 等倪晚时就能到了 。“

江玉珥下意识抓住衣领 , 他转身朝应长川摇头说 :“ 今天天气不错 , 恰河上也不太冷 , 还是不要穿得这样显眼了 。“

现在时间最早 , 但是怡河上已经有了不少小舟 。

和江玉珀所在的小舟不一样 , 其他船只上要不是挤满了人 , 要不然就是堆了满舱的蔬菜 。

恪河上游多农田 , 冬日除了小麦以外还种了不少的蔬菜 。

此时有许多百姓正乘着原本用来采藕的小舟顺流而下 , 想要趁着天黑之前赶到昭都 , 将船上的菜都卖出去 。

还有的人则想要趁着还没过年 , 去陀都城内采买些东西 。

恰河刚刚通航不久 , 这一切对百姓而言依旧非常新奇 。

蚺说此时还是深冬 , 但他们不但没有一点进舱取暖的意思 , 甚至还是聚在船板上新奇地朝四周张望 。

和坐在船上慢慢悠悠等它前进的江玉珀与应长川不同 。

还有赶时间的百姓在顺流而下的同时不断摆动船栓提高速度 。

应长川微微鏖眉 , 他拿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暖阳后终于放手 , 任江玉珀把狐裘放入舱内 。

没了狐裘后衣着总算不像刚才那样夺张显眼 , 但是两人的打扮到底是和周图船上的百姓不同 。

充了棉花的锦衣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, 头顶的玉冠也一眼就能看出不是俗物 。

不远处的小舟上 , 有百姓好奇地划着船靠近 。

见他们偷偷观察自己 , 江玉珥非但不恼反而借此机会与他们聊起了天来 。

“ 阿婶 , 你们船上装的是什么 ?“

见江玉珑与自己搭话 , 对面船上的妇人不由吃了一惊 , 她愣了一下才有些紧张地开口回答道 :“ 回公子的话 , 民妇船上装着的是菠菜 。 正打算今日运到昭都去摆摊售卖 。“

这些年来江玉珑常住仙游宫中 , 回昭都的时间并不多 。

但是在他的印象中 , 往年这个时候昭都附近似乎没有这么多百姓前去摆摊卖

江玉珀缓缓坐在了船边 :“ 往年不去吗 ?“

他的语气格外轻松 , 并无一点昭都贵公子身上的凌人盛气 。

“ 往年啊 …...“ 见江玉珞语气不错 , 那妇人也不再局促不安 , 她干脆也坐在船边隔着几丈远的距离和江玉珀聊了起来 , “ 这船行不但比牛车快很多 , 最重要的是压根不必用牲畜拖搜 。 不是我们往年不想去昭都 , 实在是驾着牛车去一超 , 来回着路的花费都能赶上赚的了 , 实在是划不来呀 !“

水运向来都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 。

之前百姓不是没有想过划船去昭都 , 但是没有截弯取直之前的怡河河道漫长 、 曲折 , 不但不好行船且去一赵昭都路上花费的时间也实在太长 。

听到这里江玉珀忍不住轻轻地点了点头 。

当初选择截弯取直时 ,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是方便泄洪

最新小说: 嫌我杂灵根,我无敌了你们哭什么 金戈伴君行 九灵囚天 大道偷渡者 穿越上古定生肖 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 我是射手 子木传 道之巅,方氏仙 寡王修仙: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