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风 > 历史军事 > 满唐华彩 > 第90章 申告

第90章 申告(2 / 3)

铺在论堂里歇一夜。他不会别的,照顾人却还可以。

热腾腾的胡饼送来,乡贡们早已饥肠辘辘,狼吞虎咽。

张通儒嚼着胡饼,几粒碎屑掉落在地上,马上用手一抹,沾起来塞嘴里吃了。

杜五郎遂将自己的另一块胡饼递过去,张通儒连忙赔笑着接了。

“让杜兄见笑了。科举花费太大,我在胜业坊给人抄经,勉强糊口,寻常买纸墨都难,家中老母妻儿多年未曾来信,不知饿死没有。唉,今科又落第,只好沿路乞讨还家……”

有生徒讥笑道:“哪怕伱中第了又能如何?吏部铨选还要打点,拿得出吗?不如早些还家,还寄望覆试?”

张通儒看着怯懦,骨子里却有些顽固,否则也不会一考就是十年,更不会在酒楼里与严庄争论了,赔笑道:“若是技不如人便罢了,但今科总得有说法……听说有人泄题,杨护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。”

“真的?”

“真的。”有乡贡应道:“有个举子先前便替人写了一篇《罔两赋》,一出题就喊不对,被拖出去了。”

“我却听说是那人作弊才被拖出去,太激动,心竭而亡了。”

“我亲耳听到他喊‘我写过这赋,泄题了!’”

“若是我,定不会喊,再写一篇以求及第不好吗?”

“你们真是大惊小怪,泄题难道见少了?远的不说,天宝二载春闱,因当时李林甫倚重张倚,考官乃将张倚之子张奭点为状头,天下哗然,圣人只好于花萼楼覆试。你们猜如何,张奭竟是一字不识,手持白纸交卷,时人称为‘拽白状元’。”

“对,至少要圣人覆试!”

举子们的怒气再次被点燃起来,一次两次他们可以忍,但他们已忍了太久了。

“对,我要见圣人。”一个二十余岁的瘦削青年站起身来,团团拱手,道:“诸君,我是江淮乡贡郝昌元。我来长安,不是为了及第,而是为乡人申冤。”

杜五郎一愣,抬起头看去,见这郝昌元的气质与别的乡贡都不同,当即认真听他说。

“天宝初,韦坚任淮南租庸转运处置使,要求各个州县征收三年租庸调,疏浚黄河、重筑漕渠,好不容易,漕渠通了,漕粮多往年十倍不止,但乡人们还不及欢呼,韦坚却谋反落罪,该免的租庸调没有免,反而还要查韦坚的同党。”

“我们交了血汗钱,每年五个月服力役,为朝廷开凿漕渠,等来的却不是免租庸调,而是朝廷的御史。御史抵达前,先派执事传令备马,当晚,县令就吓得服毒自尽了,但他还是被指为与韦坚同党,御史到处捕杀漕吏、船夫,拉到县衙杖死。”

“乡人死了近半,新来的县令不敢为我们作主,朝廷又设采访使、和籴使,收粮、收折色,大家是实在没办法了,才一钱一钱的凑出盘缠让我入京申告。”

“我不求能及第,只想能见到圣人。也不敢有别的要求,只申告一件事——泗州睢宁真的没有韦坚同党,这案子都查了整整一年了,能否别再查了啊?!”

郝昌元说到最后,大哭出来。

他伸手入怀,掏出一张白色的帛布,上面全是血字。

杜五郎借着烛光看去,入眼的一列赫然是“自天宝五载,漕吏下狱,牢狱充溢,征剥逋负,延及邻伍,裸尸公府,无止无休!”

郝昌元一直往后卷,显出一个一个的血色指印,恐怕有数百枚。

杜五郎看得惊呼一声,向后退了两步。

他脑中浮现的是柳勣案时杜家的一幕幕遭遇,下狱、用刑、杖杀、流放,也就是最后杜家有惊无险了,骂一句“被索斗鸡盯上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”就以为过去了。

但在天下各处,还有无数人在被韦坚案牵连而家破人亡。

在这个瞬间,杜五郎在心里下了决心,他一定要帮郝昌元一把。

他眼珠子转了转,却没有马上说话。

直到次日天蒙蒙亮时,他才拉过郝昌元,低声道:“我有一个厉害的朋友……”

~~

“杜兄,带我们去找次山兄吧。”

“不要急,你们且在此等我,不要冲动。”

晨鼓才响,杜五郎独自出了国子监,驱马往长寿坊。

薛崭正带着两个弟弟要出门,穿着青衫、背着书篓,满脸都是哀愁。

“你六哥呢?”

“六哥不是随杜阿兄去看榜了吗?”

“人太挤,他走丢了……你们别问,这不是孩童该知道的。”

“六哥被榜下捉婿了吗?可他也没有考今科春闱啊。”

杜五郎挠挠头,拉马而走,心想薛白长得也不差,可能也是因风采而被捉婿的,偏在这种关键时候……唉,长安真是有太多类似这样的陋习了。

策马赶到杜宅,他不敢进去,以免被阿爷关在家中。遂在侧门探头,招过全福。

“薛白有过来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我昨夜未曾回来,爷娘问我了吗?”

“五郎不是在国子监号舍吗?”

杜五郎摇头不已。

他差点就被逼婚了,家中却是这般反应,实在让人失望。

再往丰味楼,他赶到后院,正见

最新小说: 大明海贼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十国江山风月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超时空史记 我在欧洲搞军工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